宝鸡市陈仓区绿色生态陈仓建设纪实

时间:2022-10-08 12:43:46 | 浏览:2094

李社良盛夏时节,走进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双碌碡村,花香扑鼻,绿树成荫,满眼苍翠,一排排、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分外景致、格外温馨。游泳池里,人们欢声笑语。垂钓池边,垂钓爱好者正凝神等鱼上钩。休闲广场的大树下,十几位村民正在悠然惬

李社良

盛夏时节,走进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双碌碡村,花香扑鼻,绿树成荫,满眼苍翠,一排排、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分外景致、格外温馨。

游泳池里,人们欢声笑语。垂钓池边,垂钓爱好者正凝神等鱼上钩。休闲广场的大树下,十几位村民正在悠然惬意地闲聊,孩子们则在林荫道上嬉戏玩耍。

据介绍,像双碌碡村这样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态美丽、文明和谐的景象,不管在陈仓区美丽的渭河百里画廊,亦或是在忙碌的机关企业,还是在繁忙的城市干道,或者是在清幽的住宅小区都随处可见,芳草萋萋、绿树婆娑,绿意浓浓,绿色早已成为充满生机的时尚元素。

45万勤劳智慧的陈仓儿女,用树、用花、用草,用缤纷的色彩,把2057平方公里的陈仓大地装扮成一个偌大的园林,全区处处洋溢着自然、生态、和谐的气息。陈仓区也因此先后被宝鸡市委、市政府评为“绿色宝鸡”创建先进县区,成功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城市,荣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先进县区,陕西省绿化先进集体,“省级生态区”等多项殊荣。

高位推进抓落实齐抓共建绿家园

陈仓,古称西虢,位于关中平原西端,是周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面积2057平方公里,人口45万,现辖11镇、3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森林面积186.66万亩,其中有林地136.46万亩,生态公益林169.07万亩。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695.0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13%。

近年来,陈仓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为农民群众建设一个“绿色银行”、为未来发展打造一张“绿色名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家园”的建设思路,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路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绿化”的陈仓大地园林化大格局。

加强领导是确保造林绿化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主要领导挂帅创建工作,分管副区长担任绿化委员会主任,层层夯实责任。区人大、区政协多次专题调研视察,形成全区联动,全员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区人大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陈仓建设步伐的决定》《关于持续开展绿色陈仓建设促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决议》《关于全面加快绿色生态陈仓建设的决议》等文件,将造林绿化工作明确上升为地方政府意志。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区政协定期视察督导,确保了国土绿化工作顺利实施。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积极跟进,实行效能督查,有力促进了造林绿化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了职责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建造林绿化工作的新格局。

造林绿化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此,陈仓区以全民义务植树为抓手,每年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行全民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和建卡制度。区级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带动至少28.3万适龄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建卡率达到95%,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同时,积极实施“企地共建”模式和林木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推进义务植树基地化,先后建立了阳平、渭河北坡等15个义务植树基地,建成党员林、三八林等7个纪念林基地,绿色家园建设深入人心。

科学规划抓成效重点突破增绿量

“把绿色陈仓建设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程,以‘绿色’为通道,与宝鸡大城市高标准对接。只有把陈仓染绿扮美,才能让其更有城市品相!”陈仓区委、区政府按照“提标准、上档次、造精品”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保证了绿化布局、风格、色调等与周边建筑物及景观的协调,确保了造林绿化效果。

近年来,随着绿色陈仓建设的深入推进,陈仓区先后编制了《绿色陈仓建设总体规划(2008—2012年)》《陈仓区持续开展绿色陈仓建设率先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总体规划(2012—2016年)》《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2021年》《“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陈仓区千山重点区域绿化治理规划》《“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虢镇北坡森林公园、渭河河堤等重点绿化工程时,专门聘请技术顾问,咨询有关专家,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操作细则,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品质。

同时,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突出“封、护、育、造”四个重点环节,加快植被恢复和后备资源培育步伐,造林质量达到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7万亩,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69.07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87.06%,全区绿量得到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攀升。

严把质量抓品质打造绿化亮点

近年来,陈仓区按照抓重点、攻难点、做精品、建靓点这一绿色陈仓建设的基本思路,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和苗木,突出乡土树种,栽植株数占造林树种的95%。严格执行设计和栽植技术规范,合理设计苗木规格、树种结构、层次布局、初植密度,大力推广容器育苗造林、标准化栽植等技术,造林作业设计率和审批率均达到了100%。在绿化过程中,坚持乔灌结合、花卉点缀、草皮全覆盖的栽植要求,注重季相变化,合理搭配树种,做到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保质保量完成森林抚育任务。同时,全面推广规范化栽植、抗旱造林、大苗移植等技术,注重“造林向造景、绿化向美化”转变,做到“一次成林、成景”,有效提升造林绿化的档次和水平。

如今,无论在陈仓区的城区、川道,还是台塬、山区,林与林相接,绿与绿交织,县城园林化、农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格局已成为绿色陈仓建设的新亮点。区内过境重点道路及县乡道路已全面绿化,总长度261.4公里,面积1953亩,千里绿色长廊景观初步形成;虢镇北坡森林公园、北门景观林带、千渭星城广场、车站中心广场等26处游园广场和休闲绿地,全部免费对群众开放。城区79条主次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达82.1万平方米,占城区道路面积的34.7%,主、次干道绿地率分别达到28.1%、 20.8%;陈仓大道七叶树和白皮松一条街、东西大街栾树一条街、南环路法桐及女贞一条街、北大街西门樱花一条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路绿化体系;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550.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8%,城区绿地面积503.1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了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城区各单位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建成园林式单位116个,园林式居住小区15个,充分彰显了“为民绿化”理念,成为全区群众健身娱乐、休闲放松的绝佳场所,“生态宜居、幸福城市”初具成效。

另外,陈仓区还创新机制,把村庄绿化建设与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融合。依托“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美丽乡村”等项目,共完成绿化面积1923亩。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了28%以上,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了23%以上,实现了村村有游园,组组有广场,户户有花坛的绿化美化效果。依托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相继完成渭河、金陵河等水域绿化44.1公里,绿化面积1270.5亩,栽植柳树、青竹、红叶李、芦苇等各类乔灌木及水生植物21.6万株,绿色生态水域景观初步形成。

管护并重入人心 依法治林显成效

常言道:“三分栽,七分管。”为了把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绿色理念植入人心,陈仓区高度重视绿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土绿化的重要性。坚持利用电视台、政府网等媒体和刷写标语、悬挂条幅、制作宣传牌、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讲座等方式,经常性向群众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土绿化建设等知识。近年来,共印发绿色陈仓建设简报276期,宣传资料3.8万余份,积极营造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开展“植绿护绿·文明祭祀”“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环境保护日”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国土绿化建设意义,群众对国土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和创建绿化模范区支持率均达到90%以上。

“抓绿化就是抓生态,抓生态就要抓保护。”陈仓区委、区政府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巩固造林绿化、推进绿色陈仓建设的长效之举。先后制定出台了《陈仓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陈仓区集体林管护实施办法》《陈仓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陈仓区绿化树木管护办法》等文件,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林地和绿化树木安全,不断巩固绿化成果。

目前,全区已建立了多级管护网络体系,落实专业管护人员135名、生态护林员109名。制定了《陈仓区集体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时将资金兑付到户。同时,坚持依法治林,持续开展“绿盾、利剑行动”等专项严打活动,保证了破坏森林和林木案件、侵占林地的案件查处率100%,森林防火工作基本实现了“零火情”。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防治率均达到了省、市防治指标要求。设立的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对确认的157棵古树名木和1个古栗树群建档挂牌保护。

多元投入抓保障 产业兴林惠民生

近年来,陈仓区委、区政府坚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项目资金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每年设立15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绿化建设,并通过置换、共建等方式,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渭河综合治理、水土保持、交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集中投向造林绿化,建立起国土绿化建设投融资长效保障体系。

在绿色陈仓建设中,陈仓区牢固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民生福祉的观念,以生态林业向民生林业转型发展为重点,以民生林业为导向,制定出台了《陈仓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陈仓区2018-2020年林下经济发展扶持资金项目库》《陈仓区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陈仓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关于加快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速干鲜果经济林和苗木花卉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全区已建成核桃经济林14.9万亩、花椒经济林15.2万亩、苹果经济林10.8万亩。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柴胡、天麻等中药材林下种植基地建设,种植柴胡8万余亩,林下养猪1万余头,饲养土鸡30万羽,群众收入显著增加。同时,以“生态+旅游+扶贫”的模式,相继建成大水川、九龙山、灵宝峡等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了森林生态旅游,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共赢。一大批草莓、樱桃、葡萄等采摘观光园的建成,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为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增添了新的途径、新的动能。

相关资讯

海南持续开展“查破促”活动加快自贸港项目建设

中新网海口9月24日电 (记者 王辛莉)9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第五次推进会上表示,要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水平,破解堵点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会上逐一剖析

全年精彩②|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王琨 全媒体记者韩秀嫣)近日,襄城区教育局获县市区教育局质量评价一等奖。这是襄城区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缩影。2021年,襄城区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突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快补

「改革探索」以“五个引领”推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咸宁地处华中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字型发展交汇处,是铁路中部崛起“两纵两横”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规划的重要区。长江黄金水道,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七条高速公路、两座长江大桥使咸宁加快形成中部区域性

安阳“狗咬人”事件④:安阳当地干部队伍与政治生态令公众不满

来源:半岛都市报在事情处理的过程中,安阳市当地干部队伍与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也令公众不满。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暴露了当地一些单位、干部的哪些作风问题呢?一是公职人员形象差,缺乏起码的公民道德。经查,目前已被停职的王某是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三门峡: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窑洞民宿。孙猛 摄  春日里,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万千美景,也唤起更多美好希望。  滚滚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去年以来,三门峡市提出,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

祝贺!蚌埠入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

好消息!1月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我市进入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东部地区保定市、邯郸市、宿迁市、淮安市、温州市、台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

合肥:守护绿水青山,提升生态“颜值”

魅力蜀山,合肥之源。蜀山大地,植被茂密,碧草悠悠。近年来,蜀山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绿色生态蜀山,一幅幅亮丽的生态美景将永驻蜀山,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将成为合肥人民的永恒财富。全民护绿,打造花样般的蜀山11月7日,采访团来到

张家口市桥东区惠民场所建设搭上老旧小区改造“顺风车”

河北新闻网讯(岑屹、张丽利)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以“一老一小”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小区改造腾退的锅炉房、门房等闲置房产建设小学生一站式托管中心(“小饭桌”)、日间照料服务站

生态美人文美科技美,来“盛装”白云机场体验中国之美

来源:广州日报秋风送爽,瓜果飘香。在国庆中秋来临之际,白云机场作为花城广州的重要窗口,投入上10万株花卉盆栽扮靓地标,营造喜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市民、旅客拍照打卡。鲜艳的国旗、五彩的灯笼,五羊的剪影、西关的花窗,玉兔、鲜花等具有代表元素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锦鲤鱼养殖网七夕情人节茶道文化网自贡新闻头条网三亚旅游网天天基金行情网游乐场资讯网伊利股份A股广场舞健身网古天乐影迷网鼓浪屿旅游网格力电器A股双子座星座网舞蹈培训官网园林景观网
今日宝鸡网-宝鸡有2700多年建城史,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华环境奖获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西部工业重镇、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钛谷,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宝鸡旅游商品纪念品卓有地方特色,形成了周青铜器复仿制品、民间美术、字画碑拓、烟酒副食、工艺品等六大特色商品系列,颇受欢迎。已形成了独具吸引力的宗教、书法、休闲度假、科学考验、登山、三国、丝绸、根祭祖等专项旅游线路。
今日宝鸡 qiyid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