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2:28:34 | 浏览:1250
来源:【宝鸡新闻网】
7月的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群山苍翠。眼下,正值花椒成熟期,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椒香。
近年来,赤沙镇因地制宜,坚持“完善设施扩规模、延伸链条提效益、倡导标准优品质、唱响品牌增价值”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共同富裕试点镇为目标,大力扶持壮大花椒产业,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富民强镇的道路。
小产业带动大发展
“去年,赤沙镇花椒产量达200余万公斤,产值约2.2亿元,仅靠花椒这一项产业,人均收入就超过了1.51万元,真正实现了小产业带动大发展。”赤沙镇镇长唐星说。
赤沙镇位于陈仓区西部山区,几年前是深度贫困镇。但这里群山环抱,生态优良,海拔、纬度适中,红砂土壤中性偏碱,含钾丰富且透水性好,加之日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是大红袍花椒的适生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赤沙镇一些农户就开始零星地种植花椒,逐渐在周边区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受限于规模较小、品种老化等,当地花椒产业发展一直难以突破瓶颈。
近年来,赤沙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围绕花椒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创新、产品检验、有机认证、信息化溯源、商标注册、品牌建设、技术培训和基地配套建设等系统工程,先后修建产业路、水泥路77公里,修建园区防冻烟熏坑200余个,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成集筛选、储存、包装、交易功能于一体的赤沙镇花椒交易中心,配套建设花椒储藏冷库,大力推动全镇花椒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链做长做优。同时,镇上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测土测肥,制定作务标准和产品标准,加强土壤改良和农户作务技术指导培训,推进花椒标准化生产和产品标准化,积极申请注册“虢之天椒”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土专家推广新技术
花椒种植是个技术活,粗放式管理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也无法带来良好收益。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赤沙镇党委推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专家指导”的模式,注重挖掘培育乡土技术人才,建立花椒“土专家”库,采取每个专家分片包抓指导农户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以过硬的种植技术服务群众,以实实在在的种植收益带领农户增收。
西一村老支书张满海是远近闻名的花椒种植“土专家”,他结合多年花椒管理经验,摸索出“清园肥”“月子肥”等施肥技巧和冬剪、夏剪作务技术。特别是针对花椒流胶问题,他采取土办法和新技术相结合的防治办法,效果显著,深受椒农欢迎。
姚花沟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王峰,则带领群众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施肥方式,通过冬季整形修剪和夏季拉枝开角,达到了立体结果、颗粒增大、花序增加、采摘方便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花椒品质和经济效益。
如今,在赤沙镇,像张满海和王峰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已经达到53人,平均每村7人。在此基础上,赤沙镇一共组建成立花椒技术指导队7个,培养技术骨干205人,示范带动全镇3089户村民种植花椒,通过科学作务,精细管理,使花椒亩产增收30%以上。
合作社引领新突破
“我们赤沙花椒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总体呈现出‘两高三低’的特点。其中,花椒精油含量达到每100克3.5毫升,远远高出国家标准;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大于10%,高出国家标准2.5%;花椒中的镉、总砷、总汞等安全指标限值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要求。”赤沙镇益利花椒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马尔利介绍。
为了促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赤沙镇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原则,通过村社联建途径,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群众入股进社。近年来,赤沙镇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占地1400平方米的赤沙镇花椒交易中心,引进国内一流的花椒分级筛选、烘干设备,新建花椒收购、加工、储存大棚3座,交由龙头企业运营管理,以每斤花椒高于市场收购价1元的价格收购农户花椒,确保椒农收益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目前,赤沙镇扶持专业合作社5个,牵头成立陈仓区花椒产业发展协会,吸纳50余家会员单位,建成1个万亩花椒产业园和6个千亩花椒产业园,创建市级示范花椒产业园2个。
如今,赤沙镇的花椒远近闻名,产品畅销重庆、四川、山西、河南、宁夏、新疆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赤沙镇也成为西北地区有名的优质花椒主产区和交易集散地。
“今年风调雨顺,病虫害少,花椒产量预计好于往年,我们申请的‘虢之天椒’商标也已获批。今年7月,我们将举办第一届陈仓区花椒节,进一步提升赤沙花椒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通过发展壮大花椒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富民增收,争取早日建成共同富裕试点镇。”赤沙镇党委书记李东说。(陕西日报)
本文来自【宝鸡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陈仓区赏花节# “花开陈仓·相约初夏”宝鸡市陈仓区第二届市民赏花节5月11日上午在陈仓区虢镇城区的陈仓苑公园开幕。陈仓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齐晓辉宣布市民赏花节开幕。汉服游园、旗袍走秀、国乐演奏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进园赏花、打卡拍照。
李社良盛夏时节,走进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双碌碡村,花香扑鼻,绿树成荫,满眼苍翠,一排排、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分外景致、格外温馨。游泳池里,人们欢声笑语。垂钓池边,垂钓爱好者正凝神等鱼上钩。休闲广场的大树下,十几位村民正在悠然惬
本报讯(记者 李喜林)6月2日下午,以“文明宝鸡 德耀陈仓”为主题的宝鸡市2022年第一季度“宝鸡好人”发布仪式暨第三届陈仓区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陈仓区党政集中安置中心电影院举行。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文明委副主任边雅妮出席活动并讲话
宝鸡新闻网讯 “现在这个苗处于缓苗期,要抓紧检查有没有病苗、发蔫的苗,如果发现病苗的话,就要及时移除,不然会感染其它的菜苗。”人勤春来早,新春伊始,东关街道太公庙村蔬菜种植户李卫平正在大棚里忙着培育菜苗,为新一轮的丰收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东
来源:央视网自3月20日以来,陕西宝鸡市主城区连续4天社会面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中,渭滨区、高新区已连续8天,金台区连续4天实现社会面病例零新增。特别是在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昨天首次出现确诊病例零新增。 经省市专家组研判,宝鸡市本轮疫情传播风险
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2020年全市GDP总量为2276.95亿元,是陕西省第三经济强市,GDP排名高于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宝鸡市常住人口为332.18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9.48万人,是陕西省第五人口大
目前,我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蔓延,经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决定,对陈仓区部分镇街(千渭街道、虢镇街道、东关街道、慕仪镇、阳平镇)进一步强化管控措施。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严格人员流动管控。所有人员要严
9月27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系列主题活动第三站在宝鸡市陈仓区正式启动,仪式由陈仓区乡村振兴局局长郑小龙主持。陈仓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诗文致辞在陈仓区的启动仪式上,陈仓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诗文致欢迎词,并介绍了陈仓区近年来乡村振兴取得的
(宝鸡新闻网 惠耀辉)9月29日,在重阳节前夕,市委老干局组织市级离退休干部赴陈仓区开展“喜迎二十大,登高望远看变化”参观考察活动。市委副书记段小龙看望慰问参加活动的市级离退休干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安中参加活动。老干部一行先后来到陈仓
今年以来,陈仓区紧盯高质量摘牌目标,以“六强化六提升”为抓手,精准施策,聚力实干,全力推动挂牌督办各项任务落实。目前,33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32项。强化政治统领,提升工作合力把挂牌督办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推动工作的重要机遇,坚决扛起整
(宝鸡新闻网 宋秉琴)近日,陈仓区东关街道的20余辆电动三轮车穿梭在村庄间,为村民上门采样,让村里防疫工作跑出加速度。本轮疫情发生后,为方便距离核酸采样点较远的村民及时完成核酸采样,陈仓区东关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将陈仓区城管执法局给村里配发
9月27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系列主题活动走进宝鸡市陈仓区,探访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宝鸡市陈仓区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3月,现有入社农户216户。合作社以蔬果生产、加工、销售为主,集绿色生产、新优品种引进试验、标准化生产
走进齐西村,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生动活泼的文化墙,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各类法制宣传内容,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如此,齐西村依托党员教育基地建成的“家风家训馆”“红色大讲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以组
(宝鸡新闻网 张超)“大家不要聚集,戴好口罩,注意防护。”9月16日,陈仓区虢镇茗苑两仪坊小区内核酸检测秩序井然,居民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当天,宝鸡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公告,陈仓区虢镇茗苑两仪坊小区(
(宝鸡新闻网 宋秉琴)若没有疫情,今天本是贺璟仁与爱人景璐结婚的大喜之日。相识8年多时间,由于工作的缘故,两人聚少离多。9月16日,本是二人精挑细选的大喜之日,可是因为疫情,让这一场属于二人的浪漫不得不延期。贺璟仁是陈仓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工作